糖爸爸糖妈妈的苦恼:我们已经很认真、很细心地安排宝宝饮食和使用胰岛素了,为什么调皮的血糖时不时还出来嗨?怎么办?
我们知道长期的高血糖会引过起严重的心血管、神经、肾脏等系统疾病,我们还知道,儿童糖尿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不是高血糖,相反是低血糖。过山车式的血糖波动往往是1型糖尿病儿童血糖的真实写照。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不是一般的难。面对糖宝宝千疮百孔的手指脚趾末梢,我们内分泌团队愿与你一道克服难关,给孩子一个明亮的未来。
1.什么是持续动态血糖监测?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
2.动态血糖监测原理
持续动态血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反映血糖水平的监测技术。
3.普通血糖仪与动态血糖监测有什么不一样?
4.动态血糖监测的适应症
动态血糖监测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根据血糖谱制订、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者、隐匿性低血糖或高血糖者、怀疑有黎明现象或苏木金现象者、新发糖尿病患者和妊娠糖尿病患者。
5.动态血糖监测有哪些好处?
(1)有助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近年的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疗指南明确指出: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有助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2)全面、准确地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血糖波动是另一个重要的血糖控制评价指标。动态血糖监测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血糖波动的特征。
例如:
①可以发现与下列因素有关的血糖变化,如食物种类、运动类型、 药物品种、生活方式、疾病影响等;
②检测到传统血糖监测方法难以发现的餐后高血糖、夜间低血糖、黎明现象、苏木金现象等;
③协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④提高治疗依从性;
⑤提供一种用于糖尿病教育的可视化手段。
(3)评价降糖方案疗效和安全性
低血糖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监测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评价降糖方案疗效和安全性。基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血糖数据制定的降糖方案,更能有效地减少1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频率,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
福建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福建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现有专科医生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5名;专业护理人员5名(研究生1名,本科学历3名)。科室骨干人员先后赴德国等国际著名内分泌研究机构或国内知名儿童医院深造。科室现设有内分泌专科门诊、生长发育特色门诊、性早熟专科门诊、小胖威利专病门诊等。每年诊治病人近万人。
科室收治矮小症、性早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性发育及性分化异常、尿崩症等内分泌疾病患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及疑难杂症患儿。科室除常规开展生长激素药物激发试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HCG激发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临床检查项目。
近3年来,科室积极开展糖尿病3“C”治疗等特色技术,大大减轻了1型糖尿病患儿注射胰岛素的痛苦,在维持体内血糖的稳定上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护理上科室内部成立了糖尿病、矮小症、性早熟专科护理小组,积极开展激发试验和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通过评估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针对不同病人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尤其在糖尿病教育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现有快乐成长圈、成长小插曲、小糖圈等微信群,圈内积极推广新知识新技术,为家属及患儿答疑解惑,深得家属的认可和赞誉。
专家介绍
刘 晖 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
研究领域:儿童内分泌学,擅长糖尿病,性发育异常,矮小,甲状腺,肾上腺,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成果/成就: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儿童遗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华南协作组委员
妇幼健康研究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
福建省内分泌学会性腺学组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
主持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院内课题3项,发表SCI1篇,核心期刊10余篇。
门诊时间: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周二、六上午08:00-12:00
周四下午(特需门诊)14:00-17:00
福建省儿童医院:
周三上午08:30-11:30
预约方式:微信关注福建省儿童医院公众号、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公众号,进入儿科门诊预约挂号。
官丽梅 主治医师、硕士学历
专业特长:儿童糖尿病、性早熟、矮小症、儿科常见疾病诊治